9月29日、30日两天,公司根据年初制定的《2008年员工活动计划》内容,安排员工们在今年的国庆期间前往浙江诸暨、绍兴两日游,既饱览了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厚的人文景观,又让平时忙于工作的员工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放飞一缕自由自在的心絮。
9月29日清晨6时许,宽敞整洁的旅游车满载着我们30位员工及其部分家属踏上了前往浙江的行程,此次游览活动由公司陈李达总经理亲自带队。为活跃气氛,在导游的鼓动下,员工们纷纷亮开歌喉,你方唱罢我登场,展开了一场卡拉OK大比拼,随着一路的欢歌笑语,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午餐后,我们到达的第一站就是诸暨的五泄景区。五泄瀑布群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一水折为五级,所以叫“五泄”,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据说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元杨铁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更是传为佳话。我们先排队登上游船,在群山间碧波上航行约二十分钟,再乘坐电瓶车到达瀑布之下。从下往上看瀑布,但见溪水随着山势奔腾倾泻而来,轰然作响,虽不及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浑壮阔,却也似村姑般落落大方,自然清新。大家在呗呗惊叹之余,纷纷用数码相机拍下这秀美的自然景色留作纪念。
说到诸暨,就不由地让人想起古代的四大绝色美女之一的西施,由于天色近暮,我们只匆匆的游览了西施庙等景点,看着橱窗里的塑像,听着讲解员的叙述,我们的眼前仿佛再现了历史传奇人物的鲜活。我们国家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厚的人文沉淀,常常让我们现代人在喟叹之余,又感慨万千——
留宿绍兴,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我们游览了现代文豪鲁迅的故居。在我们中学时代,语文书里经常能够读到鲁迅先生的精彩文章,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等。其间百草园的神秘、孔乙己的迂腐、三味书屋里老先生的傲然身姿早已让人神往,今天终于有幸跟着课本游绍兴了。鲁迅的祖居、故居与我们以往外出旅游所见到的其他大多数江南大户人家的建筑风格类似,居家摆设也大抵雷同,见多了也就不足为奇。然而鲁迅笔下称之为“我的乐园“的多姿多彩的百草园却让我们急于探寻究竟。进得园内,但见一块顽石上面镌刻着“百草园”三个字,我想那应该是后人的杰作了吧。环顾四周,有几方乡间常见的菜埂,数棵叫不上名字的树木。乍一看,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家的菜园子而已。那印象中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未能如愿一览原迹,导游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皂荚树也是从外地移植过来的。站在园内,站在数十年前一代文豪曾经生活过的并称之为“我的乐园”的地方,感受他生命的迹痕与律动,感悟他思想的启蒙与深邃,很难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灵是如何在一个旧时代到如今这个时代间的激荡和跃动。我怀揣沉思与敬仰,徘徊百草园,久久不愿离去。
从鲁迅故居出来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三味书屋。虽是私塾先生的住所,但较鲁迅故居要简朴得多了。我细细的品味三味书屋的每一件什物、每一个角落,甚至有一种冲动,直想跨进被保护着的课堂中,坐在古朴的课桌前大声朗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三味书屋里弥漫着浓郁的儒雅气息,而后面的园子却富有生命的灵气。我便在这种浓郁的儒雅气息深淀着,积聚着,濡染着……关于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案桌上面摆放着寿镜吾先生的相片,瘦削,留着长须,确非常人相比。
两天的旅程一眨眼的工夫便成为永恒的记忆了。回程途中,我们特意绕道经过通车不久的杭州湾大桥,它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车行桥上,桥下便是无边的波涛翻滚,感觉非常奇妙,同时感叹整个工程的巧夺天工。此次旅游活动,既体现出公司领导对员工们的关爱之情,又从中体现出员工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